教学教研
教育学会
粮道街中学 徐 莉 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思考
阅读次数:[]次

武昌区教育学会四课比赛

           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思考
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徐 莉
邮编:430060联系电话:63679932
摘  要: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中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努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初中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 初中教学  小组学习  思考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亟需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今天,体验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新一轮英语课所倡导的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英语教师之所以把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因为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的团结协作精神。
英语课堂初中教学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提高英语初中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获得英语运用能力的主阵地。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中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中学生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理解、交际。这一过程的良好实施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中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思维互动的欲望。
合作学习是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为了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共事的意识和能力。
一、不同层次搭配小组成员 
  每个班级都会有着不同层次的中学生,而对这些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如何进行分组组合,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成败。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同组内的中学生间的成绩可以差异很大,但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应该相当,这样既可避免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保证小组之间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又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小组合作一般以4至6人为宜。分组时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是6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两个优等生、两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这样,一个小组中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增强中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
  为了充分调动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中学生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中学生发展的支持者。
  首先,教师要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中学生担任组长,可将学习有困难的中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及时的调整,尽可能让组内的角色经常调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小组合作效果。
  其次,教师要调控积极的合作学习过程。为此教师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1)问题的设计要合理
  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结合教材要求以及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以不脱离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中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为标准。同时问题的设计也应该尽可能地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生活,从而提高中学生参与的热情。
  (2)教师要积极参与、适时管理
  在我们的日常的课堂初中教学中,当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似乎这是课堂中得以放松、休息的机会,只要给中学生做一个纪律维持者就可以了。这就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做好中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从而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合作中去,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管理,帮助中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各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3)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成果
  教师对小组合作成果应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合作成员间意见的交流,鼓励中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另外,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评价小组间合作的能力。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中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聪明人并不一定能成功,只有能吸取别人意见、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成功。
   三、激励性评价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即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恰当的评价能让中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并有效地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科学的评价制度追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中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促使中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并认识到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发展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并侧重于集体评价,可使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及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中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中学英语初中教学而言,在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努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初中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综上所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规避平时学习中的不良现象,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参与度、建构起真正有利于学生开展 “合作学习”的课堂时空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任何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老师如此,学生也是如此。怎样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健康的开展,怎样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卓有成效,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成,永远都使我们英语教师要探究思考的问题,让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交流共勉吧!

  参考文献:
1、《合作性学习》作者:(美)大卫•W•约翰逊 罗杰•T•约翰逊 爱迪斯•约翰逊•贺路伯 
 译者:粟芳 (美)杰斯沃德

                                            2008.11

相关资料下载: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思考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