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八(上)历史与社会教材介绍(第二单元)
阅读次数:[]次
           第2单元  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主要从人与自然角度讲文明的起源,突出的是文明起源时期自然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最初是从哪里发展起来的?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主要从国家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化来讲文明的起源,突出的是政治文明,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最为基本的政治现象,如国家、制度法律、社会分化等都是怎样产生的?
 
第三课告别野蛮则讲述了人类走向文明时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如文字、宗教、科技等,突出的是精神文明,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文明是通过哪些途径表现出来和传承下来的?
 
这一单元与过去分科教科书的最大区别不仅在于它是中外混编,更重要的是,这一单元内容不是按照国别史来编写,而是按照专题史的编写。过去教分科历史的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时候感觉很不习惯,看起来内容以前都包括,可实践起来却比较困难。我看过一些教案,感觉也不理想,要么回到分科教学的老路子上,一个一个国家讲下去,要么课堂内容讲得十分单薄,问题出在哪里,我想还是对这一单元编写的意图没有把握好。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主,但并不是逐个国家来讲,比如先讲古代埃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然后再将古巴比伦的经济政治文化,依次下来是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而是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下来看待文明起源时期,把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政治文明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精神文明作为一个主题,然后把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内容分别塞进这三个主题下,形成专题史,每课一个专题。下面逐一专题分析一下。
 
               第1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本课主题: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本课围绕大河流域孕育并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成就,旨在说明,古代文明大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
 
我们提出了“大河文明”这个概念。这不是一个新的发明,但过去也很少在教材中出现。尽管一些分科教材,如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的教材中有类似的文章标题,“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但看一下它下面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它和《历史与社会》教材所强调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世界历史》中“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下的具体内容包括“金字塔的国度”“新月沃土孕育的古国”“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金字塔的国度”主要介绍了尼罗河和古代埃及的代表性建筑金字塔;“新月沃土孕育的古国”主要介绍了西亚两河流域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则讲了印度河和种姓制度,可见,其侧重点并不是讲古代人类文明与大河之间的关系,“大河流域”在这里仅仅是一个“筐”,把这些文明古国放在一起来讲而已,抓住每个文明古国的特色,而不是共性;基本上是国别史,而不是专题史。
 
在这一课中,我们涉及了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和中国的文明起源史,因为距今6000-5000年前,在这里的大河流域,都先后出现了农业文明。在这里也体现了中外混编的优点。一方面,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某种重要的共性,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历史的普遍性与多样性辨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它揭示了文明起源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线索。这条线索从人类起源到文明起源,一直是不可忽视的,意在说明,在人类社会的童年,自然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这里暗含了一个道理,即自然环境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在人类社会早期,这个要素起的作用比较突出。
教材第27页的图2-5“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的分布”值得注意: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遗址分布状况,这是根据最新的考古成果描绘的图,这在过去教材中一般只划出几个主要的课文正文中讲到的遗址,容易引起学生误解,以为那时候氏族遗址就那些,这个图可以纠正这种偏差;另一方面,这幅图充分体现了遗址分布的稠密,用代表遗址的圆点的疏密、大小来表示,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领会到,黄河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2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本课主题:通过不同区域的典型个案,从城市出现、王权神圣、分化的社会、军队与刑法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认识早期国家的形态。
 
城市开始出现
 
分别介绍了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和中国夏朝的都城二里头遗址等三个早期城市。城市和国家的出现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为什么先讲城市?因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来看,最早的国家都是城市国家,城市是国家的中心,甚至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统治者用城墙把自己的统治区保护起来,形成统治中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城市是统治者,乡村是被统治者;城市是文明的中心,乡村是文明的边缘。在这里我们要重点理解的不是哪个地区有哪些城市,而是这些城市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同时,教材30页中的活动:比较古今城市的异同,其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城市的雏形是什么样子的,后来乃至现在的城市是从怎样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教材30页 “二里头宫殿复原模型”图,它的大体框架与故宫的大体框架基本一致,中国古代的王城,基本上都是这一模式的延伸,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故宫俯视图或者模型,让学生比较,从中体会文明传承的脉络。
 
王权神圣
 
城市又是最高统治者的居住地,可以说城市就是为了最高统治者的利益而修建起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分化,逐渐出现了国王,城市就是他们的家,最早的城市中,宫城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中国古代有城郭的说法,其实城就是王居住的宫城,郭是外城,城市居民多住在郭里。这个特点说明了王的与众不同的地位,但王的权力还有许多,不仅有世俗的权力,还控制着神权。所以,“王权神圣”这一框题着重描述了随着国家的建立,统治者在行政、军事、司法等各个方面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
分化的社会
 
王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重要标志,但社会分化的表现还不止这些。在不同的地区,都存在贵族、平民、奴隶等社会集团。文明社会越发展,阶级、等级的分化就越复杂,在各国各地区,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分化的社会”这一框题就是以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的社会状况为例阐述了当时的社会走向分化,国家产生。
 
军队与刑法
 
社会分化的复杂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军队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必要的。“军队与刑法”这一框题则讲述了随着国家的产生,统治阶级所建立了军队、监狱和法律。
 
                      第3课  告别野蛮
 
本课主题:通过文明起源时期文字、工艺、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成就。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讲述了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像埃及的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等,是我们了解人类过去的重要依据。
 
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选取了金字塔、司母戊鼎等几千年前的建筑与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通过介绍它们的制作工艺、设计水平和工程规模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
 
古老的科学探索
 
描述了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开始了科学探索,他们在天文历法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宗教的奥秘
 
介绍了古代人们基于对自然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认识,在一些地区盛行宗教崇拜和宗教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三课三个专题,但是三个专题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况且以往都是以国别史为单位来讲,有些老师觉得不太习惯,特别是备课的时候。因此,备课的时候,一方面要把握国别史与专题史在教材课文内容编排上的不同,另一方面,要有整体感,对这个单元每课要讲什么内容,应该有个统筹安排。在讲第一课的时候,后面两课怎样讲,应该了然于胸,如果只是为了讲一课,就备一课,不顾及后面两课的内容,肯定会在教学中出现问题。要么觉得重复,要么觉得少讲了些什么,内容过于单薄。
 
在这一单元里,还是要说一下教材中图片的运用问题。
 
比如,我们教材第31页“建造金字塔想象图”提到了金字塔,为了说明“分化的社会”这一主题;教材第38页又一次出现“金字塔”图片,说明“宏大的工程”这一主题。这不是重复,只使用金字塔说明不同的主题。实际上,金字塔也可以作为第一课的教学素材,这些金字塔坐落在尼罗河下游也不是偶然的,修建金字塔所运的巨石,离不开尼罗河水路运输;金字塔所体现出的精密的数学知识和天文学知识,也是在尼罗河两岸的农耕文明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又如,教材第32页图“大盂鼎”是用来说明“分化的社会”这一主题,而第39页图“司母戊鼎”则是为了说明“精巧的技艺”这一主题。实际上,教学中,司母戊鼎同样可以说明“王权神圣”和“社会的分化”这些主题。因为只有周王有资格和能力来制造这么大的鼎用来祭祀,也只有周王的母亲这样极少数的人才有资格来享用这样的大鼎。
 
再如,第34页图“《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在课文中是放在“军队与刑法”这一栏目,其实图说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来解说“王权神圣”这一主题。
 
还有第30页图“法老的面具”,在课文中,它用来说明“王权的神圣”,因为它是用金子打造而成,并且镶有宝石,用来说明法老的尊贵;如果把它作为素材放在第三课中,它就可以作为“精巧的技艺”的一个杰出代表,让学生来欣赏数千年前的艺术成就。如果在深入分析,面具上额的鹰神和眼镜蛇神,又和古代埃及的信仰有关;它们分别代表着上、下埃及的保护神,而上下埃及又是地理概念,和尼罗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又涉及到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
 
总之,我们的综合课就是要时刻注意各门类知识的关联性以及综合性。我们分专题来讲,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综合性和关联性,更深入地理解我们传承的文明,如果机械地按照专题,局限于课文内容,把有内在关联的知识人为割裂开来,实际违背了我们综合课的宗旨。
 
教材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几个角度来讲了文明的起源,这三方面世纪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
 
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密不可分,比如,我们说文字的发明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从精神文明的角度讲,主要讲它是人际交流的工具,讲它在文化传播和传承方面的意义。实际上,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讲,文字对于国家的统治极为重要,一个命令、一项政策的上传下达,没有文字是非常困难的;一项法律制订出来以后,没有文字的记录,人们是很难遵守的。中国迄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国王占卜用的,但占卜不是简单的宗教行为,它是对一些国家大事进行决策的行为。古埃及的历法成就是与农业分不开的,医学成就是与法老的神权地位分不开的,宗教是与统治者的世俗统治、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分不开的。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也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同样是早期文字,但我们国家就是写在龟甲兽骨上,而西亚则写在泥板上,这些实际上也和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之,要注意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真正把握综合这一宗旨。
 
                          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本课主题: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综合探究一围绕社会发展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设计探究课,而综合探究二则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设计的探究课。本课由四个部分构成。
 
沧桑巨变:蓝田人家园的今昔
 
旨在通过典型个案,说明人类依赖和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同时由于过度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让事实说话:一项环境变迁的调查
 
让学生选择自己家乡附近某处原始人类遗址,围绕环境变迁进行调查,在调查、探究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
 
文明的反思:有感于环境的变迁
 
让学生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结合调查评价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典型言论。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
 
树木的砍伐与培育养护不错过时机,山林就不会光秃秃,而老百姓就有用不完的木材。
 
山林草木都要按照一定的时节养护和开发。
 
焚薮而田,“焚薮”是指烧毁草木,“田”是指、田猎、打猎。
 
假如有条件
 
则为学生提供了与探究内容相关的网址,这样便于探究活动的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址仅供参考,因为不同地区上网的条件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好些,有的学校差些,有的学生有条件,有的学生没有条件,这些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另外,有些网址是经常变动的,不要拘泥课文所提供的网址。
 
把环境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这是过去教学中非常缺乏的:历史不讲环境的变化,地理不讲历史时期的变化,好像人类历史的变化发展与自然界无关,或者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的影响只是最近才有的。其实,真正要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脱离了历史教育,是难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的。综合探究二则突出了体现了历史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体现了综合课的特点。
 
相关资料下载:八(上)历史与社会教材介绍(第二单元)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