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八(上)历史与社会教材介绍(第四单元)
阅读次数:[]次
                   第4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这一单元的3课实际上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时段。第1课讲的是先秦和秦帝国时期,第2课讲的是汉唐时期,第3课讲的是宋元时期,这样的安排基本上回避了过去关于古史分期的争论,而采取了一种“自然段”的划分法。
 
                      第1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礼乐文明的确立
 
阐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围绕分封制度、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阐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以往讲西周史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两个重要内容,在这里也同样,但是我们把它放在“礼乐文明”的框架下面来讲,和多数教科书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是文明史的路子,不是政治史,也不是社会发展史,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中国古人一直认为西周是中国古代制度的确立者,所谓“周公制礼作乐”。以往人们只是把礼乐放在狭义的文化的层面上来讲,其实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完全是靠礼乐制度来维系的,古人把西周这些制度的衰落称作“礼崩乐坏”,就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个礼乐制度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尽管分封制在汉代之后基本上消失了,但宗法制的影响在民间仍然十分深远,直到明清时期。毛泽东所说的“族权”,它的基础实际也就是先秦时期所奠定的宗法制度。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课的标题中的“封邦建国”实际就是针对分封制而言的,中国古代所谓的“封建”,正是“封邦建国”意义上的“封建”,而非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更不是我们所说的五种社会形态重的那个“封建社会”的“封建”。中国古代,和“封建制”相对应的是“郡县制”,比如,柳宗元就又一篇十分有名的文章《封建论》,就是专门评论“分邦建国”的封建制度,后来中国人围绕“封建制”和“郡县制”那个更优越仍然争论不休,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中国,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封建社会”意义上的“封建”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课文先讲的是分封制,然后讲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最后讲建立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础上的礼乐文明,实际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讲这一课时注意给学生勾勒出这样一个逻辑线索,宗法制与分封之不易理解,可以用图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礼乐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内容,就是共同尊奉的礼仪规范。然而近代以降,由于华夏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致使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降至极低,温饱尚不足谋,遑论礼乐文化。今天,中国和平崛起之后,猛然回首,却发现曾经对维系民族文化起过重要作用的礼仪规范,早已是“不绝若线”。相反,在东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台湾、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却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礼制内容;甚至远在欧美的华人社区,也保留了不少礼仪文明的“化石”。无怪乎杜维明先生有中国文化“以边缘为中心”之论。彭林先生曾在韩国做过较长时间的访问,并多次赴海外讲学,有缘得闻华夏礼仪文明的海外遗响,故而著作中此类材料随处可见。例如,丧服制度在我国大陆地区早已衰落,而朝鲜半岛部分地区反而比较完整地保存着。
 
礼乐文明体现中华文明的特色
 
中国文化是由中国士人在许多世纪中培养起来的,而中国的士人是相当具有世界性的。与欧洲的文人不同的是,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在西方人看来,文化与区域相连,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种文化。但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要理解这一区别必须理解‘礼’这个概念。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正因为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如果你要了解中国各地的风俗,你就会发现各地的风俗差异很大。即使在无锡县,荡口的风俗也与我在战后任教的荣乡不同。国家的这一端与那一端的差别就更大了。然而,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比如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征兵、签订和约和继承权位等等。要理解中国文化非如此不可,因为中国文化不同于风俗习惯。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西方文化没有的概念,那就是‘族’。你可以说是家。在家里‘礼’得到传播,但我们一定要区分‘家庭’和‘家族’。通过家族,社会关系准则从家庭成员延伸到亲戚。只有‘礼’被遵守时,包括双方家庭所有亲戚的‘家族’才能存在。换言之,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当实践与‘礼’不同之时,便要归咎于当地的风俗或经济,它们才是被改变的对象。
 
变革与争霸
 
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各路诸侯为称霸争雄而纷纷变法,课文以齐桓公称霸和秦国强大两个案例,说明变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这一课讲春秋战国史还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重点:变革与争霸,而这两点都是西周“礼崩乐坏”的具体表现。争霸需要变革,变革的目的是争霸。春秋以管仲的改革为案例,战国以商鞅变法为案例。
 
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局限于这两个案例,春秋战国时期各个称霸的国家都有一些经典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可以归纳出他们称霸的原因,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等等,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变革,制度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战争并不是这一框题的重点,特别是没有必要把这一时期的经典战例一一列举出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争霸虽然最后由战争完成,但胜负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的实力。而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不是哪一场战争,而是制度,战争结束了也就结束了,可新的制度却延续下来。
 
百家争鸣
 
描述了激烈的社会变革下思想领域中出现的繁荣局面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文首先讲了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以及思想背景,从社会背景来说,当时学下民间,文士阶层的兴起,这里强调了士这个阶层的兴起。从思想背景来说,则是当时天命论的衰落。思想背景是以阅读卡的形式出现的,让学生了解一下百家争鸣之前的思想发展状况。“敬天保民”内容以往教材基本上没有涉及,这里的思想史背景比较复杂,商朝时期,相信天命论,他们认为一切都由上天主宰,人没有自由,可以说人是匍匐在神的脚下,周灭商后,统治者逐渐认识到,自己地位是否稳固,社会是否稳定,与自己对待民众的态度有关,这就把“敬天”与“保民”结合起来。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别是在儒家那里,思想家已经把关注的重心落到了人的身上,因此,有人说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实际就是对“人”的重视,也是人的觉醒,由此也开创了东方文明的一个新时代。
 
孔子的这些思想可能比较抽象,教材只举了一个小故事,就是马棚失火的故事,用来说明孔子“仁”的思想。《论语》等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孔子的故事,如“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等等,能够体现“仁”的思想,还有许多现在流传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都和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有关,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素材。
 
教学中,有些老师可能觉得思想性的内容过于抽象,不容易讲解,这可以通过这些思想家的故事或者思想家著作中的故事,用形象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思想,特别是老子、庄子的无为思想,不凭借一些具体的故事,不大容易理解,蔡志忠漫画倒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它几乎把诸子百家中重要流派的著作,都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了,小孩子看了比较容易理解。
 
诸子百家思想,应该注重历史与现实在思想上的关联。比如:
当代思潮        诸子思想
教育公平        有教无类
和谐社会        和为贵
了解市场行情    知彼知己
确定投资方向    百战不殆
 
秦朝一统是“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课文从不同方面描述了秦朝采取的中央集权的各种措施,突出了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里只有一个重点或者一个中心,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无论是皇帝制度、郡县制度,还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都围绕它来展开。
 
总的来说,第一课主题:了解从西周宗法分封制社会到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特色。
 
                           第2课  汉唐盛世
新的大一统
 
这一个栏目介绍了西汉王朝通过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推行入学教育、与匈奴和亲等措施,加强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从而出现了当时大一统的局面。
 
政治上的大一统主要讲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李斯的建议,已经全面取消了分封制,全面实现郡县制,但汉代初年又部分恢复,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秦末项羽自称义帝,就恢复过分封制,分封诸王;刘邦为了巩固刘氏天下,也部分恢复分封制,但后患无穷,几十年后才由汉武帝解决,后来西晋也搞过分封制,产生了八王之乱,此后,分封制在中国基本上消失了。明代朱元璋虽然分封诸子,但这些人已经没有权力干涉行政事务。清初三藩则更是特例,完全是权宜之计。总之,汉代诸侯王问题的彻底解决,基本上确立了此后两千年来的政治框架,特别是行政系统的框架。
 
教材第84页活动专门围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事件而设计的,涉及到董仲舒,《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明确的要求,但有的教师甚至专家却认为这个内容可有可无,觉得这一事件没法和商鞅变法、秦朝统一、隋的统一相比,董仲舒也没法和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这是一个误解,实际上,这一事件的影响极其深远,它奠定了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主干地位,使儒家学说成为长达两千年之久的正统意识形态。这要远远比历史上一两个统一王朝的形成影响深远。现在大一统的思想已经不是儒家思想了,但是,追求思想大一统的思维方式,还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现实的政治生活当中。所以,这个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当然,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有所体现,需要灵活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和评价。
 
汉朝为了巩固大一统所采取每一项措施都不是单纯的,比如,独尊儒术,不仅是要统一思想,而且也把儒学作为政治上培养人才的经典依据,与匈奴的和战,兼有军事和政治意义,通西域,则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重目的。
 
一提到匈奴,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可用历史地图,来增强学生对匈奴的了解,相对文字叙述,这样比较直观一些。
 
教材第85页的农事图,这一图片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地区受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同时结合活动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这一点。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着重描述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方人的南迁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所体现的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画面。这一框题是过去分科教材中“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三课内容的压缩,像官渡之战、西晋灭亡、淝水之战等等都没有涉及,即使是赤壁之战,也是寥寥数语带过,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通过阅读卡“隆中对”把时代背景体现出来,教材着重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的几个方面,特别是江南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这也说明了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应该落在哪里。这就是,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不追求细枝末节的记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就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经济上、文化上的特点都与前者有关。这里我们没有用“分裂”这个词,主要是因为现在作为政治语汇,它越来越带有贬义,那时也不是说人们都主动想分裂国家,相反分立的各国都想出来搞大一统,即使是少数民族政权也是这样。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的开发问题,永嘉南渡时出现了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大浪潮,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理解今天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格局。教材89页图4-34“4世纪南迁移民分布图”,十分鲜明生动地把当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体现出来。中国现在的经济总体上南方强于北方,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这种局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转折点,到了宋代最终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材90页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汉代与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差别。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少数民族以及北方人民内迁的原因,即战乱、灾害;移民的趋向以及分布区域,这是以历史地图的形式呈现;移民对江南的影响,产生这一深远影响的原因。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印象。从自然条件来看,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从人口与技术条件来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从政治条件来说,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课文中已经提到了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但只是根本原因,活动则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进一步理解、把握江南地区发生变化的原因。
 
帝国新政
 
“帝国新政”围绕贞观之治、隋唐的政治制度以及科举制度对唐代前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描述。
 
这一框题的重点有三个: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课文从多个角度讲了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主观方面,唐太宗个人的品质起了很大作用,客观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包括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当时三省六部制中,每个部下面设有四个司,现在我们国家行政建制,部下设司,和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更为庞杂而已。
 
科举制则是可以和古希腊的民主制的发明相比美。在礼乐文明下,宗法制和分封制为社会基本制度,是典型的世袭社会,而科举制度对改变这一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身低下的人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向更上层的社会阶层流动。可以说,科举制度产生之前的社会是世袭社会,“血而优则仕”,“血缘”的“血”;隋唐之后是“学而优则仕”,“学习”的“学”。这一制度在从封闭的等级社会向开放的等级社会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历史来说,科举制度让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都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参与到国家政治事务当中,体现了公平精神,使得封闭的等级社会向开放的等级社会迈进,军人政府转变为士人政府、贵族政府转变为平民政府;从现实的角度说,现代公务员制度就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而来的,公务员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是现代政治中两大支柱。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课程标准6-3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教学活动建议部分6-3指出,“可以结合本主题2-4和4-1的内容目标实施。教学内容可包括:政治制度如科举制、文官制度;经济成就如城市经济、丝绸生产;思想文化如唐诗、明清小说;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另外一个重点是制度创新,包括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因为这两种制度的影响十分深远。
 
八年级下册讲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但对应的课程标准有所不同。
 
盛唐气象
 
这一栏目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角度诠释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主要以武则天的统治为例,经济方面,主要包括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繁荣。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盛唐气象尤其体现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上,如饮食、服饰、娱乐等等。我们倡导生活史,从普通人生活的角度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样就避免了那种宏大的叙事模式,如“唐代的政治”“唐代的对外交流”“唐代的国际影响”等等,这种叙述方式和学生的生活拉近了距离。所以,老师在备课时,注意收集能够体现当时的日常生活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当时的人是如何过日子的。
 
这一框题里要注意一下生产工具的革新,这也是课程标准里明确要求把握的。
 
盛世文化
 
这一栏目从史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多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汉唐盛世伟大的艺术成就。关于造纸这一发明,一般都放在汉代文化中来讲,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也指出,“关于古代社会的技术发明,可选择轮子、铁农具、牛耕、造纸术、印刷术、曲辕犁等;描绘这些科技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化。”我们教材中没有讲,主要因为七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讲了相关内容,指出,汉代就出现了植物纤维纸。
 
关于造纸术发明者的争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后汉书·宦者列传》的记载为主要根据,认为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从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发现一片西汉古纸,特别是1957年在陕西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发现成叠的古纸残片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坚持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认为古书记载的“赫蹏(xītí ,丝绵纸)”是漂丝的副产品,不是真正的纸,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先后在新疆罗布绰尔、陕西西安灞桥、内蒙古居延金关、陕西扶风中颜所发现的西汉古纸,均未用于书写或因质地粗糙不便于书写,只能算作纸的雏形。蔡伦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利用纯净纤维造出表面细致、书写性能良好的纸,是纸的真正发明者。另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纸,起码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植物纤维,二是要经过人工的机械化学作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西汉古纸都是麻类植物纤维纸,而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古墓发现的纸,更是既薄又软,平整光滑,上面绘有地图,它们已是真正的纸。当然,这并不抹煞蔡伦在造纸史上的作用。他的贡献在于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纸;同时,还主张推广造纸,用以代替帛简,使纸张得到广泛的应用。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选取了汉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例子,凸现了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中国南北交通的进一步加强。注意教材第101页的阅读卡“亚欧大陆桥”和103页的阅读卡“重修大运河”,这两个阅读卡都是对教材正文内容的延伸,从古代延伸到当代,体现了贯通历史与现实的编写思路,凸现了“我们传承的文明”这样一个主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阅读卡,不能把它当作简单的知识窗,让学生了解一下就过去了。比如,一位老师在讲“丝绸之路”这一栏目时,就充分地利用了阅读卡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亚欧大陆桥”的基础上,比较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的新丝绸之路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教师还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地图,提到海上丝绸之路,给了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陶瓷之路”作了铺垫。这样就把课上活了。
 
总的来说,这一课的主题就是:了解汉唐时期宏大的历史风貌,知道汉唐盛世对世界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3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农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这一栏目重点讲述宋元时期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这一时期实际包括了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这样一些分立的和统一的政权,所以我们在“农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一目下,主要交代一个基本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线索。在此之后,我们再分别讲城市、世俗生活、文人、科技、对外交往这些具体的特点,就不至于讲了横的方面,丢了纵的方面。
 
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这一栏目讲述了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因此而来的城市格局的变化和城市商业、市民生活的繁荣,为下文交代了经济背景。
 
在这时期的五个方面新特点中,有些是以往强调得不多的。在讲城市的部分中,提到了一点农业方面的进步,提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特别是后一点,讲得很简略,但的确很重要。重点还是讲城市、讲城市商业,我们后来的城市格局,居民区、商业区、甚至办公区没有严格的空间界限,都是混杂在一起的,这种格局是宋代的新变化,意义很重大;政治中心城市以外的市镇发展,意义也很重大,这在当时的欧洲是根本无法比拟的。
这里提到了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什么首先出现在四川地区?
 
首先是经济因素。纸币之所以首先出现在四川地区,原因是四川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川西平原、千里沃野,丝织技术居全国之首,因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其次是历史因素,由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造成中原大批官僚贵族、地主和富商云集川中,其中,还包括一大批唐王室贵族,使得四川地区在拥有社会财富方面居全国之首。
 
这些有利因素,既为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商业贸易。而商业贸易的发展是纸币——交子在四种地区首先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还有自然地理因素。
 
(1)四川是一个盆地地形,四面环山,并且峻险异常。古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客观上,它阻碍了相对发达的蜀中经济向外拓展。但雄厚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使四川的商业活动必然要和外地发生经济贸易,特别是和长安、洛阳、扬州等几个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可是峻险的山势,使川商难于携带大宗物品和沉重的钱币长途跋涉。
 
(2)历史上的四川,铁矿开采量低,冶铁业薄弱,流通社会的铁钱量少。所以,用“纸币”来代替铁钱也就因运而生。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这一栏目从衣食住行、娱乐场所、艺人表演和岁时节日三个角度重点讲述了宋元时期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
 
世俗生活的问题也是过去不大讲的,但是近些年来的历史教材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世俗生活的丰富、大众文化的繁荣,是与城市、商业的发展,知识阶层的壮大、一般民众文化水平提高和自主意识增强分不开的。过去以为这些都是不重要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种观念现在逐渐被抛弃了。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对今天的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等等就不能很好地认识和理解。
 
 
文人的世界
 
这一栏目重在讲述宋元时代上层精英分子——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突出他们既注重哲理思考又富于情趣风雅的气质,以及知识分子与市井百姓文化的互动。
 
宋元文人的问题以往教材也不会专门列一个栏目来讲,但这的确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第113页还把形成这一时期文人精神特质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给了必要的介绍
 
首先,宋代朝廷的政策:“不杀士大夫”“与士大夫治天下”。这一精神让当时的士大夫精神高涨;其次,科举制步入成熟期,考试更加规范,开始实行糊名制,就像现在的高考差不多,阅卷的官员看不到考生的名字。不同于隋唐,考生可以直接把自己平时写的文章呈交给考官,考官不仅看他的才学,还要考虑考生的名望;考试的录取比例提高了,两宋时期进士的录取比例是中国古代最高的,这对宋代士人无疑是个十分巨大的激励;另外,当时书籍普及,识字率提高,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正是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才可能有宋代文化的勃兴,这在分科教材中很少得到体现,也体现了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这一要点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来。
古代科技的典范
 
讲述了宋元时代中华文明先进的科技成就。尽管宋朝在当时对外方面比较弱,但是宋代的科技可谓造极一时,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这里的内容也是过去分科历史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但值得一提的是印刷术的问题,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宋代已经产生了,由毕升发明的,但是,不能给学生这样一种印象,即自此以后,中国古代书籍都是运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的,实际上,宋代以后书籍广泛传播,和活字印刷术没有什么关系,当时采用的最普遍的还是雕版印刷,一直到清代都是这样,活字印刷术基本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是个谜。
 
有关黄道婆的内容,应该注意一下图。
 
开放与交流
 
讲述了宋元时期频繁的中外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这里除了马可波罗这个案例以外,我们提供了一个泉州的案例和一个陶瓷的案例,这不仅是以小见大,而且与后面讲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关联。
 
开放与交流以元代的对外交流为例,体现元代的特点,这也是文明史编写的一个特点。没有面面俱到地介绍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综合探究四  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什么”以春节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对传统节日的讨论。随后介绍春节的由来和民俗活动,分析传统民俗活动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新的民俗的出现,春节的影响日益扩大等内容。
 
“追寻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迁”列举中国其他传统节日,拓展探究对象和范围,让学生选择一个传统节日通过调查和探究,了解它的传承与变迁。
“思考与讨论”则是让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传统节日蕴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每个单元后设置综合探究,是我们《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个特色,最后,我简单地总结一下八年级上册各综合探究的重心
 
综合探究一侧重探讨的是人与历史的关系;
 
综合探究二侧重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合探究三侧重探讨的是横向的文化的多样性问题;
 
综合探究四侧重探讨的是纵向的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关资料下载:八(上)历史与社会教材介绍(第四单元)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