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浅谈情境式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次数:[]次
浅谈情境式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乡土中国》《红楼梦》为例
张 蓓 
    (武昌文华中学)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的重要学习任务群,情境式教学法是新课标提倡的新的教学方法,并将情境归为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如何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前提下,将情境式教学法恰当地运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经典,爱上读书,发挥经典的时代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实践意义的话题。本文旨在参考新课标的分类,以高中必修教材《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两本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究情境式教学的方法和价值。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其中《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被列入必修课程并分别在必修教材上、下册自成单元,成为高中整本书阅读的重中之重。与专家学者对整本书阅读的极大热情不同的是,现整本书阅读及教学存在着各种问题,对学生而言,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时间、兴趣不足,认为这些书没有现实意义、读书无用等等,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面对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对许多老师来说也是这种挑战,许多教师也是一筹莫展,甚至草草处理,比如往往通过完全放任学生自学、自读代替整本书的任务设计和指导,只整理重要内容以应考等,这都背离了新课程标准设置这项内容以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等初衷。
同时,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如何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前提下,将情境式教学法恰当地运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经典,爱上读书,发挥经典的时代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实践意义的话题。本文以《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为例,探究具体应用案例。
当然,整本书阅读的任务设置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教学法都有其发挥的空间和价值,在此,本文着眼于情境式教学法。关于情境式教学法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比较公认的是“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依据自身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是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中创生意义的过程,学习应该在具体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展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情境归为以下三类: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本文就综合以上定义和分类,以高中必修教材的两本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究情境式教学的方法和价值。
一、创设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
课标提出“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之所以将“个人体验情境”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整本书阅读的特性。
作为高中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不一定能够读的多么深,多么准确,但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尊重学生的原始阅读体验是促进学生深入阅读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在整本书阅读情境设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给学生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在此,有以下情境可供参考。比如开展“我最爱的《红楼梦》片段分享会”“我最欣赏的《红楼梦》人物研讨会”等活动。作为一部皇皇巨著,学生包括老师都不可能研究得面面俱到,但是总有会一些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选择最爱的片段,通过分享原文、引证资料、综述观点、制作PPT等充分展示,分享喜欢它的理由,从“人物形象”“语言特点”“情节设置”等角度,展开或理性或感性的分享,以点带面,提升学生的细节品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拉近与名著的距离,提升阅读兴趣。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旁批,记录阅读中的零光片羽;或者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个人体验情境。
其次,除了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视频、图画等渲染情境。比如将阅读《红楼梦》原著与影视剧相结合,让学生比较文字和多媒体在表达情感价值方法的优劣;欣赏《红楼梦》相关音乐,营造更浓郁的情感氛围。在比如,《乡土中国》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它所描述的内容与城市学生相差甚远,因此可以通过图片,再现几十年前的中国乡村,让学生有视觉的冲击,更好地进入文本。
二、扩展丰富的学科认知情境
新课标中指出,“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整本书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所蕴含的学科知识同样需要学生探究,以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针对文学类和论述类著作,其学科知识有很大不同,在情景设置方面也各有特点。
比如就《乡土中国》而言,可以设置以下学科认知情境: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乡土中国》十四章的主要内容。《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障碍,这就需要学生分析十四章节的内在联系以及每一章节的关键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如果难度太大,也可以做局部的梳理,比如“试列出前三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归纳各篇主旨,然后分析三篇之间的联系及在全书中的地位。”这是从篇章之间的结构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当然,作为论述类文本,我们还可以从基本的问题出发,“从前八篇中任选一篇,分析评价其材料与观点间的关系。”考察学生对于材料和观点的把握,提升思维品质。还有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对比,比如“联系全书,在表中填写作者用以指称中国乡土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对比概念。”
指称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体系或社会关系的对比概念
礼俗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庭
男女有别
 
 
法治秩序、道德秩序
 
司法诉讼体系
 
有为政治
 
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
血缘社会
 
名实分离
 
这是对于论述内著作的情境设置。对于《红楼梦》等文学类的整本书阅读,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
比如“对于《红楼梦》版本的梳理”、对于“曹雪芹身世的研究”,“红楼梦诗词与人物性格的探究”,理清《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绘制荣、宁二府主要人物的关系图表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学科问题。
三、营造有意义的社会生活情境
新课标指出:“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表述方式等。”同时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要求语文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另一方面,不管是文学类名著还是学术类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有其穿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通过创设有意义的社会生活情境,可以拉近读者与名著的距离,彰显名著的当代价值。比如有教学设计在《乡土中国》的任务中设置了以下情境:
“《乡土中国》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社会正处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与城市的撞击和交流,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如农民进城“打工潮”、春节浩浩荡荡的“返乡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等。面对社会现实,阅读这本书,或将引发我们许多具体的思考。以《“乡土中国”的今天》为题,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结合中国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调查,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此情境的设置,可以启发学生用《乡土中国》对中国基层社会的分析,来更深刻的看待我们当下的农村问题、城镇化问题,对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让学生感受社会学著作的意义和价值。
而对于《红楼梦》,我们可以展开以下情境设置:“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对周围同学、朋友、亲人等的观察了解,为其在大观园中找到最相对应的人物,并说明理由。”此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活动,引领学生重新审读文本、审视自我,实现对原著文本的二次探究解读目标。
除此之外,还可以大胆尝试通过表演再现情境。学生选择经典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文学语言背后的意蕴。或者开展书信交流活动“以《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身份给林黛玉、薛宝钗或贾宝玉写一封信”;再比如“学校举行读书推介会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喜欢的经典,请用200字介绍并推介《红楼梦》”等等。
当然,这三种情境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也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王宁教授说:“认为真实情境是老师想出来给学生被动接受的,这就违背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情境式教学法并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一定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而不能盲目流于形式。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通过真实、有效的情境创设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名著的当代价值之外,更能够从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仅以必修教材的两本书为例,略做探讨,以期能够以点带面,给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情境设置带来些许启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2]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王国文.整本书情境化阅读任务的特点及设计策略——以小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中学语文.2020-06-15. 
[4]宋川平.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2013-12-01.
相关资料下载:浅谈情境式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双击下载